《冷靜沉著的眼睛:想成為團隊的穩定力量-陳文宏不是特別天賦異稟,卻有不容忽視的能力》
【球員故事專欄・照片由陳文宏提供】
陳文宏的籃球之路,是一段充滿情感掙扎和堅持的歷程。他形容籃球對他來說,就像是「友達以上戀人未滿」的關係,既有深厚的愛,也有時候會感到疲倦。儘管這段關係中有過不滿和矛盾,但籃球是他最擅長的領域,也是他無法輕易割捨的事物。這樣的情感糾葛,成為他持續堅持的動力。
自幼年時期,他就經歷了父親健康衰退的困境,這讓他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,陳文宏說:「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,媽媽必須扛起家計,我每天下課就必須自己買晚餐,再自己搭公車去醫院照顧爸爸。」他深知自己必須更堅強,無論是生活還是球場上,他都學會了自己扛起壓力,不依賴他人。這份堅韌,也成為他籃球生涯中重要的特質。

冷靜的球場心態與隊內角色
在球場上,陳文宏的冷靜是他最顯著的特質之一。雖然他坦言自己在家人和親密朋友面前有時情緒不穩,但在比賽中,他總是能夠保持冷靜,專注於比賽的節奏和團隊合作。他從不輕易與裁判爭執,即便有時會對他認為不合理的判決提出質疑,但他更願意花時間在場上與隊友溝通,避免不必要的衝突。即使面對激烈的比賽,陳文宏總能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場上狀況,從不讓外界因素影響到球隊的表現。
在球隊內部,陳文宏常扮演著安撫他人的角色。他不像傳統的學長那樣嚴肅,反而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與隊友溝通,這讓隊內氣氛保持輕鬆和和諧。尤其是在情緒低落的時候,輕拍肩膀的動作便足以讓隊友冷靜下來。這種溫暖的方式讓他在隊內的形象更加深刻。

與大頭蘇奕晉的深厚默契
在戰神中,陳文宏與隊友大頭的關係尤其特殊。他們前前後後共同度過了八個賽季,包含2016-2021年間先後待過金門酒廠、九太科技,2021-2023年轉戰臺中太陽,2024年於臺北台新戰神再續前緣,這段長時間的搭檔使得兩人在球場上培養出了無需多言的默契。陳文宏表示:「在場上會感受到我們是非常非常熟悉的,很容易get到彼此的點!」他們能準確預測彼此的動作,知道彼此傳球的習慣,快節奏的比賽中仍能迅速配合,完成每一個攻防回合。即便休賽期短暫分開,但每次重逢,他們總能夠迅速恢復之前的配合模式。


隱形功臣歸功於做好教練交代的任務
對於時常被稱為「隱形功臣」這個稱號,陳文宏並不認同。他認為自己只是專注於完成隊伍所需的任務。他將自己定位為球隊中的「穩定力量」,只需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防守和三分投射,並在隊內發揮穩定作用。雖然身為公眾人物,難免需面對外界的討論,但他始終保持冷靜的心態面對這些評論。
陳文宏說:「我只是做好教練給我的任務,因為我做的事情相對比其他人簡單很多,比如說麥卡倫需要組織、需要得分,但我的工作相對容易很多。」
陳文宏的低調並非對自己的成就缺乏信心,而是他把專注力放在球場上的表現和團隊合作上。他深知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,每位球員的貢獻對於整體表現都是不可或缺的。因此,他始終專注於如何更好地支持球隊,不追求過多的個人榮耀,只希望能與戰神隊友們一起拿下一座冠軍獎盃。
對籃球的熱愛與堅持
陳文宏的籃球之路雖然充滿挑戰,但他始終因為對籃球的熱愛和對團隊的信任而持續走下去。他形容自己的籃球生涯像是「倒吃甘蔗」,儘管曾經歷過挫折與困難,但如今仍能站在職業賽場上,與眾多優秀的球員一起比賽,這讓他感到無比感激。他已揮別過去的低谷,並更加享受現在的比賽和生活。
從國中升高中,再從高中進入大學,甚至是在SBL落選,陳文宏形容每得到一次機會,就像被投了續命的10塊錢。尤其在金酒不受重用的時期,有一場沒一場的日子,許多朋友也曾勸過轉換跑道,但當時的隊友林韋翰對自己說:「你都撐這麼久了,為什麼要放棄?」讓他更確信的堅持走自己的路!他深知自己的籃球之路不如天賦異稟的球員那般順遂,但他憑藉著不服輸的精神,一步步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