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/12/30

《歲月的眼睛:籃球場上的父親、隊長、導師 - 簡浩的籃球人生》

【球員故事專欄・圖/簡浩・文/李亭萱】

在台灣職業籃球的舞台上,有些故事超越了比分與數據。即將邁入40歲、效力於福爾摩沙夢想家的簡浩,用17年的職業生涯,寫下了一個關於籃球、家庭與成長的故事。在這個高度競技的領域裡,他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球員,更是一位父親、導師,以及生命價值的實踐者。

理想與現實的平衡

「希望能打到我兒子看得懂我在場上在做什麼,讓他看著我打球,對籃球產生興趣。」這個看似簡單的願望,道出了一位資深球員對籃球最純粹的期待。在他眼中,籃球的意義早已超越競技層面,轉化為一種生命傳承。這份願望,也反映出他如何在職業運動生涯中,始終堅持著對家庭的承諾。

近期,簡浩以優異表現獲選TPBL第七週單週優異球員。三場比賽中,他交出場均11.7分、2.7籃板及2次抄截的成績,三分球更是展現驚人的15投9中,外線命中率高達六成,場均效率值+15.3。這樣的表現,證明年齡數字無法定義一個球員的價值。在和平籃球館對戰台新戰神的比賽中,他更以5投4中的神射表現,印證了這裡是他投進最多三分球的「第二個主場」。面對這樣的榮耀,他謙遜地表示:「那幾場打得很順,本季的角色定位很不錯,加上身體比較健康,能幫助球隊贏球是最重要的。」

家庭與籃球的交織

「陪伴兒子是我的興趣,每次練完球就去接兒子、陪他玩,等他睡著了再陪老婆,陪完老婆再陪隊友打電動。」這份細膩的時間分配,展現了簡浩如何在職業運動員的嚴格要求下,平衡事業與家庭。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:職業籃球需要大量的訓練時間,比賽期間更常有客場征戰,但他依然用心經營著每一個重要關係。

隨著年齡增長,簡浩對於自我管理有了更深的體悟。他增加睡眠時間,更加注意健康飲食,讓自己在休息與訓練之間找到最佳平衡。這種自律的生活態度,不僅維持了他的競技狀態,也為年輕球員樹立了專業運動員的典範。

生命態度的實踐

八年前,簡浩做出了一個重要的生活選擇:改吃素食。「開始吃素後,身體負擔明顯降低,對球場表現很有幫助。」這個決定展現了他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。在這個講求爆發力的運動領域裡,選擇素食需要極大的勇氣與堅持。作為一個熱愛動物的運動員,他曾主動參與動保會舉辦的愛心活動,用實際行動展現運動員的社會責任,也向兒子示範了同理心與慈悲的價值。

挑戰與成長

職業生涯的路途並非總是順遂。過去幾年,傷病的困擾為簡浩帶來嚴峻的考驗。「之前受比較多傷,沒辦法上場為球隊做出貢獻,只能在場下和學弟分享經驗,是我覺得很挫折的一段時間。」面對這樣的困境,他沒有選擇放棄,而是在休賽季著重增強肌力和核心訓練,更加注意作息管理。這段經歷,也讓他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導師角色的承擔

在福爾摩沙夢想家,簡浩的影響力遠超過比賽數據。憑藉對教練團體系的深入了解,他主動協助張宗憲、蔣淯安、馬建豪等新進球員適應、融入球隊。對於遠道而來的外籍隊友,他也扮演著重要的橋樑角色,幫助他們融入球隊文化。即使夢想家目前仍受傷兵問題所擾,尚未能以完整陣容出賽,但在他的領導下,球員之間的默契與合作依然保持良好。

未完成的夢想

邁向不惑之年的職業生涯新里程,簡浩仍然保有未完成的目標:「還沒有為夢想家拿下一座冠軍。」這個願望,不只是為了自己,更是要向兒子展示追逐夢想的勇氣。本季夢想家的戰績持續位居前段班,加上休賽季補強多名好手,球隊的總冠軍願景似乎逐漸清晰。而球員的穩定表現與健康出賽,無疑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。

運動員的完整樣貌

簡浩的故事告訴我們,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應該只被場上數據定義。在他的生命中,籃球是連結家庭的橋樑、傳承經驗的平台、實現夢想的舞台。每一次出賽,他不只是在創造紀錄,更在向兒子展示,一個籃球員如何在追求卓越的同時,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在邁入人生新階段的時刻,簡浩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職業運動員的價值。他的故事提醒我們,在競技場上,除了勝負得失,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,如何保持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。